现货‖一本古茶树的权威著作,黄炳生主编《云南古茶树资源概况》
2021-10-06 19:17:29 作者:茶业复兴 点击:141



内容简介本选题对云南古茶树的种类、分布区域等进行了梳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云南省内古茶树资源的概况,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确定了云南古茶山、古茶树的前世今生。

作者简介黄炳生,原保山地委书记,云南省农牧厅厅长,云南省副省长。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是云南农业、茶业研究方面的专家。
云南真的有那么多古茶树吗?
这是我们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对云南古茶树抱有怀疑态度的,有茶专家,也有普通人。 甚至还有人打出了“云南古茶树其实是人傻、钱多、好骗”的论调。 真的是这样么? 当然不是。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不如我们就先从一本书开始。这本书就是《云南省古茶树资源概况》,这本书会告诉你,云南到底有多少古茶树。

云南山地多,平地少,茶区众多,野生古茶树和古茶树群大多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栽培型古茶园也分布在山高路远的村寨周边。要对全省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普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在此之前,云南省已经出版了多本区域性古茶树资源普查图书,而《云南省古茶树资源概况》则比较权威和全面,这本书的主编是云南省原副省长黄炳生,顾问是黄毅,副主编有李宗正、梁名志、何青元、蔡新、王平盛、蒋会兵等。编写单位是云南省茶业协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这本书对全省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普查和建档,统计出云南古茶树资源为万亩,可用的有上百万亩。古树茶资源,一部分是只能保护,不能开发利用,而这可用的上百万亩,则可被加工成古树茶产品,供大家购买品鉴。要记住,古茶树和古树茶,不能混为一谈。

主编黄炳生先生在序言里写道:云南的古茶树、古条园是个特有的茶树群体,无论是其生态环境,还是茶质资源都是无可比拟的,由此面生产出的“古树茶”“大树茶”具有的独特味也是“天造地就”的。近年来“古树茶”名声鹊起其饮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受到社会高度赞誉也是不足为奇的。 这本书从云南9个州市、50个县189个乡镇,434个自然村的众多古茶树中精选出了600多棵具有代表性的植株,对这些茶树拍照建档。对茶树的树高、树幅、基围都进行了准确的测量,对树生长的村寨、地理环境、经纬度都有了明确的记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云南,一棵树有一棵树的价值。

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可惜的是在市面上流通的并不多,得到的关注也远远不够,想要全面了解云南古茶树资源,这是一本必读书。 这本书这的体例是按州市、县、乡、村的行政单位来编排,不仅方便茶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研究查找,也有利于各级行政领导和部门了解本地区的茶树资源,并予以保护和开发利用。

1993年,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普洱召开,次年出版了《中国古茶树: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集》。这个会后,国家林业局把一些区域的古茶树列为国家二级保护资源。30年前,专家学者们并不知道云南具体有多少古茶树,也不清楚古茶树是如何分布的。年复一年,因为有了无数人的跋山涉水和伏案工作,云南古茶树、古茶树群落、栽培型古茶园的面貌才逐渐清晰,而且云南省也已经启动了古茶树保护立法的前期调研工作。

在云南,古茶树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不仅关乎云南茶产业的发展,更与物种的多样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深入研究的问题。 古茶树不是靠炒作起来的,它遗世独立很多年很多年,才被我们认知、认可。从一杯古树茶,到一棵古茶树,再到一片古茶林,都蕴含着无尽的知识。在这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面前,我们应该不断学习,获取新知。

长按下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请添加传茶网-莉娜微信加入微信群,
微信: 9314344添加传茶网-莉娜个人微信,长期游历于全国大茶区茶山,卖茶、喝茶、也交茶友!

识别二维码添加莉娜微信 茶行业沉淀十五年
想了解更多茶叶、普洱茶、单株知识
她会告诉你
▼

深度交流
加
莉娜微信
931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