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茶网首页 传茶网手机版 传茶App下载 手机版
最新更新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我要投稿 招商合作
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乌龙茶 > 乌龙茶资讯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中之王

2020-09-04 19:52:45 作者:禾熙乡茶 点击:448

典故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读kē)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从红袍加身的典故到化身武夷仙境之间品茗之间便能感受到
身于群山而望溪流孤于岩壁而承风雨的临境之感
武夷山风景秀美大山拔起壁立万仞天灵化瀑一泻直下九曲延绵鱼跃成龙最惜山下朱子书声
有书有景有茶自得其乐,众得众乐单岩韵二字足以照映饮者品质



这款花香大红袍
就非常惊艳
花香、果香、乳香都很明显
将岩茶“清、香、甘、活”的特点体现得很透
汤色温润,口感顺滑
是以纯手工采摘的大红袍茶青为原料
加以精湛的功夫茶制作工艺而成
保留了较多的维生素与茶多酚

大红袍(岩茶)的冲泡
备器对于大多数乌龙茶来说,基本上都适合盖碗和紫砂壶冲泡。
洁具这一环节对于大红袍来说非常重要,首先是必须把冲泡器(盖碗或紫砂壶)内外冲洗干净,而且必须热透,经过几次用心的试验,这都很好完成。
赏茶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此时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这个茶的外形,色泽,包括干茶的香气。当然,此时香气尚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闻到大红袍的迷人香气了。
置茶置茶时,动作要快,尽可能地保持冲泡器的温度。

洗茶大红袍的外形不像铁观音那么紧结,所以这个洗茶过程可以简单一些。入水之后,就可以马上把洗茶水倒出来。还是不建议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分入品茗杯的做法。
冲泡在岩茶的冲泡中,高冲显得非常重要。高冲时,最好让茶叶在盖碗中能翻滚起来。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出汤大红袍的冲泡其实简单,先是放松,然而抱着愉快,喜悦,与老友重逢似的感觉去感受茶。行云流水似地拿起盖碗,出汤,OK。完成了,感觉自己像个艺术家一样的完成一幅作品的酣畅淋漓。这泡茶汤肯定会让你的五脏六腑都服贴了。
分杯把茶汤均匀地倒入各闻香杯中,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闻香因为大红袍的香高,在冲泡过程中,都会有满室生香的效果,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起放置在客人面前,把闻香杯中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双手搓动闻香杯,微微闭上眼睛深呼吸(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左)
品茶因为大红袍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喝茶的时候都会有点迫不及待的。这时候其实还是要把心情放平和,有欣赏,玩味之感,缓缓吸入茶汤,慢慢体味,徐徐咽下。稍静,感受喉头及下腹的感受。
 

请添加传茶网-莉娜微信加入微信群,

微信: 9314344添加传茶网-莉娜个人微信,长期游历于全国大茶区茶山,卖茶、喝茶、也交茶友!

识别二维码添加莉娜微信 茶行业沉淀十五年

想了解更多茶叶、普洱茶、单株知识

她会告诉你

传茶网-莉娜

深度交流

莉娜微信

9314344

听茶网公众号(推荐好茶)

全部评论

倒序查看
推荐资讯

头条武夷岩茶,产区农场大包装直供,澳中两地团购同步开启!

 以下是正文内容 饮茶饮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也泛指可用于饮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严格的敬茶礼节,奇特的饮茶风俗。中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有四千七百多年历史。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客来敬茶,是中国汉族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

吊打黄金!2020最新武夷岩茶价目表滚烫出炉,喝完几斤首付没了!

关注我让艺术直通生活国内第一潮流文玩生活社区▼九月来临,中秋也就不远了和亲朋友好一同赏月品茶平生惬意不过如此说到茶武夷岩茶在众多名茶中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年来武夷岩茶身价一路看涨痴迷岩茶的群体仍在不断扩大为一尝滋味,“天价”下手!说到喝茶,我们先来算笔账,假如你有9600元,你可以买些什么东西:1.按今天的黄金价格386元/克来算,你可以买克黄金,可以打一个大手镯了。2.按今天的猪肉价格30元/斤

传统技艺炒出武夷岩茶万千滋味

传统技艺炒出武夷岩茶万千滋味文|郑金富 罗光耀本文刊载于《农村青年》2020年第7期翠竹高挺,绿树掩映,一条清澈的小溪盘旋流淌。藏在林中的工作室,鸟语虫鸣,清新的空气夹着香甜的茶香,沁人心脾。在工作室门口,一张张圆形的竹匾上,正晾着刚刚采摘下来的茶青,几名穿着红色工作服的青年学徒穿插其间,翻看着“金叶子”。这里,是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季素英制茶大师工作室”。“做茶要等到晚上,通宵做茶是我们的家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中之王

典故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

栏目更新

热卖商品

¥168
2003年大益7572
私家珍藏,昆明仓存放17年
¥168
2003年大益7572
私家珍藏,昆明仓存放17年
¥168
2003年大益7572
私家珍藏,昆明仓存放17年
¥168
2003年大益7572
私家珍藏,昆明仓存放17年
¥168
2003年大益7572
私家珍藏,昆明仓存放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