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茶网首页 传茶网手机版 传茶App下载 手机版
最新更新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我要投稿 招商合作
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乌龙茶 > 乌龙茶资讯

传统技艺炒出武夷岩茶万千滋味

2020-09-04 19:52:45 作者:农村青年杂志 点击:219

传统技艺炒出武夷岩茶万千滋味文|郑金富 罗光耀本文刊载于《农村青年》2020年第7期

        翠竹高挺,绿树掩映,一条清澈的小溪盘旋流淌。藏在林中的工作室,鸟语虫鸣,清新的空气夹着香甜的茶香,沁人心脾。在工作室门口,一张张圆形的竹匾上,正晾着刚刚采摘下来的茶青,几名穿着红色工作服的青年学徒穿插其间,翻看着“金叶子”。这里,是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季素英制茶大师工作室”。“做茶要等到晚上,通宵做茶是我们的家常便饭。”工作室负责人季素英,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叶启桐的弟子,也是“南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平海峡茶业交流协会青年联合会的发起人之一。季素英小时候与父母一起在自家的茶园劳作;2003年起,她开始学习做茶工艺;2007年,她创立茶企“其云”;2009年起,她师从叶启桐。如今,季素英在武夷茶界已小有名气。



武夷茶人进行萎凋制作

       作为国家级非遗技艺,武夷岩茶做茶工序繁琐,采摘、开筛、晾青、做青、揉茶、拣茶、焙茶等多道工序缺一不可。仅这样一个流程下来,大约就需要两天两夜的时间。“武夷岩茶的制作讲究‘火候’。比如采茶一般采摘三到四叶,晾青一般要等到叶片柔软失去光泽,萎凋则还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然后通过反复摇青让茶叶和筛子摩擦发酵,紧接着还有高温炒茶,手工揉茶等环节。”季素英认真地讲道。夜里12点多,到了季素英“露一手”的时候——炒青。只见她将茶青倒入一口大锅中,快速地翻炒,微微的蒸汽夹着茶香,在嗞嗞的响声中升腾。几分钟后,她迅速将茶青取出,放在揉茶笠中揉捻。这几步,一气呵成。



季素英展示传统杀青工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手工炒青,不亚于火中取栗,这是因为炒青者需要在高达200多度的炒锅中,快速翻炒入锅的茶青。翻炒的次数、时间的长短,都需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不同的山场、天气而进行调整。“因为温度太高,技术把握不好,刚开始学习炒青时,我也很容易受伤。”季素英笑言,做学徒的时候,她手上也经常被烫出泡来。“武夷山的茶品种繁多,要把每一种茶都做好,在传承好传统技艺的同时,还需要每个茶人长时间地探索和积淀,总结提炼出自己的经验。”季素英说,武夷茶品种数百,滋味万千,而制茶之路艰辛漫长,不仅要有热情,更要有定力。从学徒到大师,季素英也承担起这项非遗技艺传授的担子。目前,她已收下16名弟子。“让武夷岩茶手工制茶技艺一代一代有序传承下去,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使命。”季素英说。 

终审:蔺玉红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编辑:胡晓荣

请添加传茶网-莉娜微信加入微信群,

微信: 9314344添加传茶网-莉娜个人微信,长期游历于全国大茶区茶山,卖茶、喝茶、也交茶友!

识别二维码添加莉娜微信 茶行业沉淀十五年

想了解更多茶叶、普洱茶、单株知识

她会告诉你

传茶网-莉娜

深度交流

莉娜微信

9314344

听茶网公众号(推荐好茶)

全部评论

倒序查看
推荐资讯

头条武夷岩茶,产区农场大包装直供,澳中两地团购同步开启!

 以下是正文内容 饮茶饮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也泛指可用于饮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严格的敬茶礼节,奇特的饮茶风俗。中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有四千七百多年历史。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客来敬茶,是中国汉族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

吊打黄金!2020最新武夷岩茶价目表滚烫出炉,喝完几斤首付没了!

关注我让艺术直通生活国内第一潮流文玩生活社区▼九月来临,中秋也就不远了和亲朋友好一同赏月品茶平生惬意不过如此说到茶武夷岩茶在众多名茶中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年来武夷岩茶身价一路看涨痴迷岩茶的群体仍在不断扩大为一尝滋味,“天价”下手!说到喝茶,我们先来算笔账,假如你有9600元,你可以买些什么东西:1.按今天的黄金价格386元/克来算,你可以买克黄金,可以打一个大手镯了。2.按今天的猪肉价格30元/斤

传统技艺炒出武夷岩茶万千滋味

传统技艺炒出武夷岩茶万千滋味文|郑金富 罗光耀本文刊载于《农村青年》2020年第7期翠竹高挺,绿树掩映,一条清澈的小溪盘旋流淌。藏在林中的工作室,鸟语虫鸣,清新的空气夹着香甜的茶香,沁人心脾。在工作室门口,一张张圆形的竹匾上,正晾着刚刚采摘下来的茶青,几名穿着红色工作服的青年学徒穿插其间,翻看着“金叶子”。这里,是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季素英制茶大师工作室”。“做茶要等到晚上,通宵做茶是我们的家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中之王

典故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

栏目更新

热卖商品

¥168
2003年大益7572
私家珍藏,昆明仓存放17年
¥168
2003年大益7572
私家珍藏,昆明仓存放17年
¥168
2003年大益7572
私家珍藏,昆明仓存放17年
¥168
2003年大益7572
私家珍藏,昆明仓存放17年
¥168
2003年大益7572
私家珍藏,昆明仓存放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