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存放越久越好?给我来一泡82年的普洱茶
2021-10-04 12:52:49
作者:厚渡茶馆小六子
点击:210
普洱茶界素有“藏新茶、喝老茶”的传统,“普洱茶存放时间越久越好”的观点似乎在大众中已普遍取得共识,甚至于陈年普洱茶还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图片来自影视剧《茶颂》然而普洱茶毕竟是食品,众所周知食品是有保质期的,这也让很多人困惑普洱茶到底有没有保质期?有很多人说从传统意义上去了解茶叶,茶叶是没有保质期的,只不过茶叶在存放过程中会吸收水分、异味,导致茶叶内质发生化学变化,因此茶叶就会变坏,于是就有了茶叶保质期一说。

图片来自影视剧《茶颂》在中国卫生部发布的国标《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中给5种食品赋予豁免标注保质期的权利,分别是酒精度大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和味精,其中并没有茶类。不过细心的茶友可能会发现市面上的普洱茶保质期一栏通常标注的是“在符合贮存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之类没有明确说明日期的话术。没有豁免标注保质期的权利却不清楚地注明保质期,普洱茶商们难道都是藐视国法的狂徒吗?

2016年东莞一位消费者购买普洱茶后发现包装上没有标明保质期,认为这属于违法销售,就将茶叶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产品货款以及十倍的赔偿金共计37840元。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普洱茶具有产品特殊性,在符合标准的储存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保质期标签瑕疵并不影响食品安全,亦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并没有违反食品安全标准,最终判决驳回了这名消费者的全部诉讼请求。事实上,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国标《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中,关于普洱茶保质期的规定就是“在符合本标准的贮存条件下,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其中标准的贮存条件包括:1、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2、产品应贮存在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的库房内,仓库周围应无异味气体污染。3、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

值得注意的是,适宜长期保存等于存放越久越好吗?众所周知,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很多新制普洱茶苦涩味较重,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存储发酵,茶中苦涩味的罪魁祸首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下降,甘香醇厚的滋味就100年的要好,那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了。 自被业内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的台湾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邓时海先生出版了《普洱茶》一书后,迅速在中国掀起一阵普洱茶热,书中提到的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被广为流传,“无味之味”也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但他的这些观点也一直遭人质疑、非议不断,很多学术型茶研究者认为他企图把品饮普洱茶提升到艺术欣赏的层面,缺乏实证精神,有信口开河之嫌。邓先生的解释是“时间是宝贵的,而能经历时间的千锤百炼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老是一种美感,所以首先'越陈越香'的'香'字不单指香气,而是有'美好'之意,是茶越老越好的意思。普洱茶新鲜喝的时候又苦又涩,必须让时间来去掉苦涩,喝起来才会甘甜。'越陈越香'是永远无法被科学证明的,但就艺术来讲我认为他是成立的,就好像感情、情谊、审美是无法被科学证明的。”就这段解释而言,颇有“体感大于口感,心理胜于生理”之嫌,但禅意深重,倒是与茶道“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的概念相契合。

而就科学方面来说,普洱茶的后发酵主要是由多种微生物及茶叶本身内含的酶经环境中水、温度、氧气等综合作用,使茶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而形成独有品质的过程。一饼茶被制作出来后就只有确定的大小,这也意味着能让茶变得更香醇的转化过程不可能无限期进行。即普洱茶应该有一个最佳赏味期,在这个时期前,只要保存得当,茶的滋味会越来越好。而在最佳赏味期过后,由于茶叶上依旧有微生物存在,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茶香、茶味的不良作用,导致茶的品饮价值下降。

那普洱茶的最佳赏味期究竟是什么时候呢?这个问题目前无法给出定论。可以确定的是,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和亮光会加速茶内质的转化,让茶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赏味期,但也加速了茶的生命周期,并易导致茶叶霉变而失去品饮价值,同时过于通风容易让茶气消散。另外,劣质茶叶无论存放多久都是不会好喝的。如果茶品原料不佳,内含物质含量低,转化空间小,经过一段时间存储,茶叶中内含物质转化殆尽之后继续进行存储,茶品内转化出来的有益物质,反而会发生氧化反应而分解消失,从而使得茶品更加难喝。那么,过了最佳赏味期的普洱茶就没有价值了吗?为什么拍卖会上那么多老茶卖出天价?

图源网络如上文邓时海所言,陈年普洱经过时光沉淀,越陈越香,越老越好。龙润集团董事长焦家良先生的《普洱茶道》一书中也有一段关于台湾友人泡一道陈年普洱时的类似描述,“可以说是紧张的样子,让人还是觉得是人在调动和纠集一百年前的某一个春天的记忆”。陈年老茶比普通的茶更多了一份岁月沧桑的底蕴和历经万险的厚重,当品赏陈年老茶的时候更多得可能是感叹它到底经历了多少岁月、辗转多少藏家才得以保存至今,恐怕文物价值大于品饮价值了。因此如果不是想把茶当传家宝传子传孙,建议定期茶看一下茶的情况,适时饮用。
请添加传茶网-莉娜微信加入微信群,
微信:
9314344添加传茶网-莉娜个人微信,长期游历于全国大茶区茶山,卖茶、喝茶、也交茶友!
识别二维码添加莉娜微信 茶行业沉淀十五年
想了解更多茶叶、普洱茶、单株知识
她会告诉你
▼
传茶网-莉娜
听茶网公众号(推荐好茶)